“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把党的宗旨和理想信念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心里时刻想着党的事业,心里永远装着老百姓,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成义不容辞的职责,成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这是中国人寿菏泽市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周彦军在乡村帮扶时对百姓们常说的话。
2014年5月,菏泽市委、市人民政府做出在市直单位选派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的决定,时任中国人寿山东菏泽分公司办公室主管的周彦军主动请缨,到基层、到一线去。
这一去就是五年,五年来,周彦军奔波在牡丹区的马岭岗镇赵楼村、巨野县柳林镇火头刘村、营里镇袁楼村,全心全意服务当地百姓。先后争取产业扶贫资金152万元,财政资金及行业专项扶贫资金205.4万元,为当地修建水泥路面5.5公里,建设健身广场4处,安装健身器材4套,为村民建起了百姓大舞台,安装路灯248盏,栽种绿化树木850颗,修建路桥3座,引进种养加、光伏发电经营项目,开展精准扶贫,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使506户912人实现脱贫。接受当地群众赠送锦旗4面。期间周彦军3次被菏泽市委评为优秀“第一书记”。
让堡垒强起来
“百姓富不富,首先看支部,群众生活好不好,引路发展看领导。”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也是周彦军同志在5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中的总抓手。
自2014年5月接过驻村“第一书记”的担子,周彦军每到一处行政村就把党支部软硬件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中心。为把基层党支部锤炼成政治过硬,党性坚强,具有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精神,一心为民的坚强堡垒。周彦军注重加强支部成员的思想建设,多次组织村支部成员参加菏泽市委党校党课教育培训,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毛泽东像章纪念馆、冀鲁豫边区纪念馆,让支部成员,接受红色思想和精神的洗礼,对照先烈找差距,联系实际找不足,增强斗志添干劲,勠力同心做好服务百姓工作。
周彦军还根据组织发展条件,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发展党员2名,为行政村培养后备干部3名。使村级党组织的作用得到了凸显,支部成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得到了重新树立,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得到强化。巨野县柳林镇火头刘村党支部昔日软弱的班子调整后一跃被评为“基层先进党支部”,成为当地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一面旗帜。
让产业撑起来
“产业兴旺,经济才能发展,百姓富足。”周彦军自担任行政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就根据各行政村的自然优势和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引进生产项目,做好配套项目的经营。5年间,引进大蒜、冬暖式温室大棚、辣椒、珍稀动物养殖等项目,联合村民成立了“鲁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红宝石葡萄”商标。为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周彦军亲自考察、多方论证、牵线搭桥投资10万元引进的无籽葡萄种植,投资5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后,不但解决了当地行政村无集体经营项目的问题,为村民发展经济架起了致富桥,致使村民们经济收入实现了芝麻开花节节高,年年都有新增长。
“扶贫是个大民生问题,这里的群众一天不脱贫,我心里悬着的石头就不能落地”这是周彦军的心里话。对无技能、无资金、无项目的贫困人口,周彦军是时刻挂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帮扶行动上。他先后组织支部成员召开9次座谈分析会,走访512位群众,采取精心筛选、张榜公布、群众监督确认、精准确定贫困人口、帮扶对象。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他与村委会成员共同研究了具体精准帮扶措施,督促具体帮扶人员填写《扶贫手册》,签订帮扶《双向承诺书》,他亲自参与协调对7家住危房的贫困户进行改造,对15家无自来水的贫困家庭接通了自来水。按照输血造血并用、心扶手扶并举的方式,落实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出则出的原则,帮助引进生产项目、传递经营信息、牵线搭桥、穿针引线、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千方百计帮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让所帮扶的百姓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各显其能。对老弱病残确实无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人口,利用政策兜底的方式进行帮扶,在脱贫攻坚中,周彦军同志总是想尽千方百计、花费千言万语、走遍千家万户,摸情况,解难题,决不让一位贫困人口掉队。他帮扶的3个行政村560户,912人扶贫对象,在种养加外出务工、光伏发电项目的助推下,全部达到山东省规定的脱贫标准。
让乡村美起来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是我们开展农村工作的总基调,不能顾此失彼。”周彦军在抓基层党建、农村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的同时,总是把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百姓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法制文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发展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为让所服务的村庄美起来,周彦军同志结合村党支部,上级有关精神要求,在所服务的行政村持续开展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整治活动,对村中主要街道里的粪堆、草堆、砖瓦堆、垃圾堆进行了集中清理,购置了80个垃圾桶,落实了街道专人定期清扫、垃圾定期外运、支部定期检查环境,落实奖惩。使村里的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他还采取村里能人捐一点、给上级部门争取一点的资金筹措方式,在行政村主要街道栽植了850多颗环境美化树,让村庄绿起来。给偏僻的街道架起了路灯,照明设备有损坏的及时更换,先后安装路灯248盏,让这些昔日灯下黑的村庄全部亮起来。
在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硬件投入的时,周彦军时刻没有放松百姓的政治思想建设,用制度、用法规规范百姓的思想、指导群众的行动,他每到一处都把村规民约建设,开展“尊老、爱老、敬老”“好婆婆”“好儿媳”“美丽庭院”评比活动,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讯员 王克启 徐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菲律宾共和国出台“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的声明_1
一周山东金融人事|13份任职许可公布,涉及民生银行聊城分行行长等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会见美国维萨公司全球总裁詹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