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记者从济宁市复工复产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宁市组建“企业复工、经济运行保障、重大项目推进、双招双引”四条工作线,建立“四上”企业联络员制度,清单化解决重点企业资金不足、原材料采购难、用工难等问题。截至2月23日,全市“四上”企业已复工3432个、复工率74.1%。
济宁实行线下线上并行,推动项目复工。线下成立新建项目开工、重点项目复工专班,对省重大项目、省优选项目和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建立“一对一”专案、工作台账,全程跟踪服务;成立专项工作组,逐个现场排查问题,“一项目一办法”。线上,市县视频连线举行“四个一批”项目集中开工,开工项目107个、总投资418.6亿元。截至2月23日,省市重点项目开复工61个。
济宁政策物资先行,保障企业生产。1月28日,当地启动应急救灾物资调拨和粮油储备供应,紧急调拨1.49万件应急救灾物资,推动全市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开工,216家应急供应网点正常运行,实现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城乡全覆盖;调度支持现有口罩生产企业提质扩能,多方协调防疫物资保供,煤电油气能源供应总体稳定。出台了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4条应急政策,支持企业保经营、稳发展;制定了应对疫情促进重大项目复工开工的17条指导意见,为项目单位抗疫情、稳增长提供政策礼包。
为推进企业复工复产,2月7日起,济宁在规上工业企业中建立“一对一”联络员联系服务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在复工复产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2月11日,在全市实行统一的企业职工复工返岗通行证制度,方便企业职工返岗出行。济宁市工信局还组成了督导组赴各县市区督导调研,重点调研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已开工生产企业落实防疫措施情况。截至2月23日,济宁市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1679家、占规上企业总数的92.5%。
济宁商贸流通外贸外资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步伐,截至2月23日进出口额过千万美元的百强外贸企业(出口额占全市的77%)已复工88家,复工率88%;全市外资企业已复工159家。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浩奇 吕光社 报道)
住建部:2024年1至7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8万个
东吴证券给予中控技术买入评级,中标部署DCS刷新规模高度,“1+4”AiPlant新产品场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