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新城街道王坊村共有村民196户、612人,党员25名。全村共划分网格3个,网格员3人均由“两委”成员担任。近年来,王坊村坚持党建引领,结合开展党员“学干作”主题实践工作,持续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凝聚发展力量,以“党建强”引领“治理优”,绘就“党群同心、服务贴心、生活舒心”的乡村网格化治理新画卷。
建强基层“红堡垒”,优化建构实网格。王坊村党支部按照“规模适度、科学合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根据各片区主要生产作物,确定“油桃先锋网格、樱桃红韵网格、双莓绿动网格”3个特色生产网格,并由网格内6名生产户党员分别对30户油桃种植户、12户樱桃种植户、4户双莓种植户定向包保,在生产、销售等方面予以技术指导、定向帮扶。同时,构建“网格长—网格员—党员骨干”的三级网格人员架构,其中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员,并建立“1+n”党员联户制度,根据党员特长进行认领岗位、包保到户,为每名党员骨干“定人、定户、定责”。王坊村16名党员认领服务岗位,平均每名党员包保13户居民,在帮办代办、特殊群体关爱、文化宣传、文明新风倡导等方面提供精细化为民服务,确保党建触角延伸至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
汇聚党建“红力量”,激发乡村新动能。按照“资源融合、共治共享”的理念,王坊村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利用在职党员和流动党员中蕴藏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专业优势,推动“党员引领、联片带动”。针对村内农作物大棚较多、老年人较多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牵头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农作物大棚智能化改造,实现棚内湿度、温度实时监控,一键保温等功能,先后完成改造提升油桃、蔬菜、樱桃、草莓及蓝莓大棚440亩。另外,村党支部积极链接资源,拓宽销售渠道,通过推广网上销售、农超对接等销售方式,大棚生产作物实现年均销售1460吨,年销售总额达100万元,经营性收入及技术服务收入2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收5万元,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强化,农作物生产实现由“散种乱植”到“精耕细种”的转变。
做精党建“红服务”,增强治理向心力。针对网格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隐患,王坊村党支部建立“网格员+党员骨干”的“双服务、双包保、双巡查”机制。在重点人员方面,根据个性化需求,网格员、党员骨干为12户重点人员提供日间照料、定期上门、惠民政策申请、生产种植麦收、秋收帮扶等基础服务、为4户重度残疾人及3户大病低保户家庭申请护理补贴、生活补贴服务、为行动不便老人安装家庭养老床位及适老化改造,做到“户户有包保,人人有服务”;在重点场所方面,网格员、党员骨干为2家企业、6家农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提供政策帮扶、宣传推介、安全生产巡查等方面支持,为家庭农场申请贷款30万元,并积极开展设施大棚报道推广,增加美誉度;在重点隐患预防方面,充分发挥村内乐于奉献、德高望重老党员的作用,2023年以来,协调配合村级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真正做到“问题解决在身边、矛盾化解在眼前”。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黄志浩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浙江世宝:2023年净利同比预增373.98%—4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