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
00:00
5月27日清晨,霞光洒在东阿县姜楼镇陈店社区边的树林里, 60岁的社区居民姚内俊像往日一样,与合作社村民们一起开始采集林下赤松茸。“这原是废弃林地,夏天黄土飞扬,下雨污水横流;秋天落叶纷飞,清扫困难,还易引发火灾。乡村服务队发展产业,拿这儿当赤松茸种植试点,利用了林地,保护了水土流失,让我们有了活干,还让村集体有了收入,真是一举多得。”姚丙俊对记者说。
村民们说的服务队,就是2019年聊城市选派的“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进驻姜楼镇的是以聊城市委第三巡查组副组长张传松为组长的8名队员,他们来自市、县两级市直部门,负责着陈店、前王营、后王营、邓庙和陶楼等5个村的振兴助力工作。“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我们采取党建引领和产业兴镇‘双轮驱动’策略,一村一策,助力振兴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张传松说。
“发展动力强不强,主要看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怎么样。”为强根壮基、固本培元,工作组千方百计引导帮助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并协调市财政局投资60万元,组织社区优秀企业家捐资420万元,建起陈店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从而有效解决了社区256名党员集中组织活动无场所问题,承办大型教育和各项活动开展20余次。协调镇党委组织召开了两届“乡村振兴好支书”论坛,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模范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现场作报告,协同陈店新村党委组织各村负责人赴先进单位学习经验,开阔了基层“两委”的视野,拓展了党员干部发展思路,筑牢了基层战斗堡垒,统一党员干部整治思想,也为发展基层集体经济提供了强劲动力。
为让有限专项资金发挥最大作用,工作组经过多方调研,精心筹划,为“山东省森林乡镇”的姜楼镇寻找了一条潜力大、又有资金需求的项目的林下赤松茸种植等系列项目,并采取入股方式进行帮扶。与此同时,服务队在资金入股基础上,邀请专家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服务。先期于去年7月至9月,在社区两个大棚内进行草菇试种,共收获6000余斤,增加集体收入16000余元。9月中下旬正式开始赤松茸规模化36亩的种植,今年5月,迎来了赤松茸的第一次集中采摘期,预计此次可收获赤松茸4万多斤,收益达到10万余元。为满足陈店社区及周边区域美食及商业活动需求,服务队投资专项资金370万元,撬动了民间资本1500余万元建起了陈店社区商业一条街,建筑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
与此同时,工作组还聚焦群众利益,多措并举提升群众获得感,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服务队积极争取,使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9000亩落地姜楼镇,涵盖所帮扶的村及周边村,目前已完成打井110眼、修复2座桥梁和43个涵洞、铺设管道26000米、清理沟渠11900米、安装变压器7个、植树3000余棵。服务队积极争取市级相关部门投资12万元,修复后王营村水闸1座、广粮门桥1座;投资27万元对社区单王路进行了修复和绿化;投资3万元,为陶楼村打机井2眼,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短短1年,姜楼镇5个基层村在服务队助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不但村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推升,陈店村还跻身“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干事创业好班子”,陈店村也获得“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服务队在聊城市“万名干部下基层”联席会议的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乡村振兴服务队”。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会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