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茂杰口述,孙钧整理
图
孙茂杰
在我四十年的军旅生涯中,有过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而最难以忘怀的则是与三位老红军近距离接触时,见证了他们保持红军本色,发扬光荣传统,守正创新,勇毅前行的坚定意志和高尚风范。这些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时常清晰地浮现于面前,成为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
(一)
1966年2月,我在大钦岛步兵连任排长时,奉命参加护送要塞区一大批复员老兵,前往新疆建设兵团阿勒泰矿区安家落户。在那天寒地冻的夜晚,我与一位从未谋面的老红军发生了让我感动终生的“一夜情”。
(六十年代孙茂杰在内长山要塞大钦守备区时照片)
当我们到达乌鲁木齐时,因阿勒泰地区大雪封路,便依照兵团的安排到石河子休整待命。半个多月后,雪化路通,启程向位于新疆地区最北端的阿勒泰进发。由十几辆大卡车组成的车队,满载着护送干部和复员老兵及其家属,冒着严寒,在戈壁滩的搓衣板路上颠簸奔驰。一路上,昼行夜宿,大约在第三天傍晚,来到克拉玛依远郊的一个十分简陋的兵站宿营。当我安顿好老兵们的食宿后,发现送兵人员都已去住宿点,仅剩下我一个人,只得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了兵站传达室,询问住宿点的路怎么走。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详细地告知我住宿点的路线,当我起身致谢告别时,老同志拉着我的手真诚地说:“夜里走路不安全,就在我这里凑合一宿吧!”看着他那诚恳的眼神,我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
老同志开心得像个孩子,一边抱歉地说这里条件简陋,一边拉着我走进了传达室里屋,他让我就寝在一张被褥齐全的单人床上,看着这个温暖又安静的房间,我满心欢喜,二话没说倒头便睡。然而第二天晨起,当我走出里屋,意外地看到传达室外屋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床叠放整齐的被子,令我十分吃惊,感慨万千。原来是这位老同志把舒适的床铺让给了我,而自己却在办公桌上凑合了一夜。这位年长我三十多岁的老同志出乎意料的举动,让我感动不已。他那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人格魅力深深地触动了我,我俩的心一下子融合在了一起。在我们短暂的交谈中得知,他是一位老红军,经历了战争年代的洗礼,造成了身体残疾,留在新疆参加了生产建设兵团,在极为艰苦的大西北扎下了根,在十分平凡的兵站传达室岗位上继续奉献着自己的一生。我想或许是我头顶的红五星和身上的绿军装,勾起了这位老红军戎马生涯的记忆,使他在面对军旅后辈时,依然秉持着老红军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
用过早饭,当我走出兵站准备登车出发时,忽然发现兵站大门口的围墙上赫然写着毛主席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红色大字闪闪发光。那位和我发生“一夜情”的老红军站在这醒目的大标语旁向我们挥手告别,我站在大卡车的尾部,以崇敬的心情向他深深地敬了一个军礼。
克拉玛依一别,虽然我与那位老红军此生再未相见,但这位与我素不相识的老红军高尚的品德却永久扎根在我心里,成为我人生的榜样。
(二)
周平阶老首长,1935年参加革命,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他走过万里长征,还当过贺龙的警卫员。在他任职大钦守备区副司令员期间,我与他有过两次印象极为深刻的近距离接触。
(周平阶副司令员赠送孙茂杰的照片)
第一次是1964年初,我们班参加守备区组织的各守备团和直属队大比武尖子班选拔赛结束后,姚希同司令员和周平阶副司令员带领各个参赛尖子班及警卫排,来到信号山南侧阵地上,现场教学单手同时投掷两枚手榴弹(实弹)空中地面分别爆炸的动作。目的是掌握有效地杀伤空降之敌的本领。要实现地面空中分别爆炸,就必须单手握住两枚手榴弹,先将一枚的弦套在小拇指上,再将另一枚的弦直接拉开的同时把两枚手榴弹一起投掷出去,用拉弦的时间差产生空地分别爆炸的效果。由于这个动作有一定的风险,为了消除战士们的顾虑,周平阶副司令员果断地站在堑壕上,手握两枚实弹,淡定从容地做起了示范动作。不料手榴弹在他手中突然爆炸,在那一瞬间,我突然发现他脸部血肉模糊,手上流着鲜血,站立不稳,随时有摔下悬崖的危险,便立即飞身跃上堑壕拽住了他,将我的棉手套捂在他的手上止血,并和另一位班长扶着他急忙往医院跑。路上发现周副司令员一瘸一拐,行动迟缓,他告诉我们,脚受伤了,只见鲜血已渗出了皮鞋,但他仍顽强地忍着剧痛步行,坚决拒绝我们背他的要求。真不愧为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老红军!在阵地训练中,虽然发生了意外,但是身为高干的老红军,敢于顶着风险为战士做表率的举动,大家尽皆叹服。
第二次是1966年下半年,我被调到守备区司令部作训科当参谋不久,跟随周副司令员到位于东村的一个守备连检查工作。在特意没有提前向连队打招呼的情况下,先到各个班排和伙房等进行了突击检查,然后来到了连部。只见周副司令员走进连部办公室,自己找了一个马扎在门外小操场坐了下来,并招呼连队干部和他坐在一起,这时连队通讯员急忙搬了个小方凳,放在周副司令员面前,又迅速端了一碗白开水放在小方凳上,示意请首长喝水。那时的连队十分艰苦,没有专用招待的水杯,更没有专用招待的茶叶,只能用饭碗盛白开水,他毫不介意,微笑着点头表示感谢。周副司令员认真地听完汇报,作了指示,提了要求之后,便起身告别。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刚走出几步便突然转身端起那碗没顾上喝的白开水一饮而尽,并握着通讯员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那位战士激动的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嘿嘿地笑着。对于周副司令员的这个举动,我当时感到有些费解,一路上一直在琢磨着,这似乎被周副司令觉察到了,他问我:“孙参谋,你是不是在想我为什么要回去把水喝了?”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点了点头,他接着说:“那不仅仅是一碗水,那是战士的一片心意啊。”接着他加重语气说:“干部给战士以尊严,是最大的爱兵!”他又十分严肃地强调,“要做到尊干爱兵,官兵一致,干部必须做出表率,战时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平时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个关系永远不要忘记,更不可颠倒。只有与战士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才会产生强大的战斗力。红军的这个光荣传统绝不能失传。”听到这里我彻底明白了,原来他是以喝下一碗水的实际行动,向我传承红军的光荣传统。
老红军“一碗水”的故事,虽然过去了近六十年,但他转身喝那碗水时的鲜活形象和语重心长的教诲却时刻铭记于我的心中。我为能够得到这位老红军的言传身教而深感荣幸。
(三)
曾昭林老红军,1932年随父参加革命,是长征路上的红军父子兵。他从海南岛海军水警区调到建区不久的海军长山要塞区任职副司令员,十几年后接任内长山要塞区司令员。建岛守岛二十多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要塞、老海岛,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长。
(曾绍林司令员的女儿曾边疆提供的照片)
1970年,我从大钦守备区司令部作训科调到要塞区司令部作训处任参谋。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对分管作训工作的曾昭林副司令员有着频繁的近距离接触,发现他对全区各部队的坑道工事,武器装备,兵力部署等情况都了如指掌。这种认真负责,专心敬业的态度使我很受教育。在工作休闲时,他也和我们一起打牌,一起聊天,别看他表情严肃,说起笑话来却十分幽默,往往引起哄堂大笑。每到夏天他总是穿上自编的草鞋出入机关大院,我们都望着他以特别敬仰的口气说,老红军来了!
永远融于我记忆的是跟随他进行的一次长途野营拉练。1971年春节前夕,要塞区为了响应毛主席关于“这样训练好”,“不当老爷兵”的号召,决定由要塞区曾昭林副司令员、唐笑宜参谋长率领驻守岛外的部队和要塞区直属队部分人员,在蓬莱、黄县(今龙囗)两地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千里野营拉练。这是要塞区建区以来,首次大规模的部队拉动。
我参加了由要塞区机关成立的野营拉练指挥小组,全程跟随在首长身边,目睹了曾昭林副司令员、唐笑宜参谋长,一路坚持步行的全过程。只见曾昭林老红军每天都武装整齐,佩戴着他在战争年代缴获的一支微型手枪,走在要塞机关干部队伍的最前列,成为排头兵。记得有一天行军途中休息时,我向他要一发子弹打一枪,他说就剩下五发子弹了,舍不得了,留作纪念吧。后来听她女儿曾边疆说,在军队收缴个人收藏的枪支时,他心里虽然恋恋不舍,但依然坚决地交给了组织。
部队连续行军二十多天后,来到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黄县下丁家生产队,进行了两天的休整。曾副司令员总结了拉练以来的情况,部署了下一步拉练任务,同时还组织部队参观学习了下丁家学大寨的经验,于第二天的午夜紧急集合部队,从下丁家出发,开始了一次顶风冒雪,穿山越岭,走在羊肠小道上的夜行军。拂晓前,部队依照我军当年解放龙口的战例,展开了作战行动,对拉练部队进行了一次近似实战的全面检验。
我们到达龙口的第二天,又采取强行军的方式,以大约四个小时的时间,向距离龙口七十多华里的蓬莱北沟开进,部队在经过恶劣气象条件下翻山越岭的夜行军和攻打龙口的紧张作战行动之后,已经处于疲劳状态,紧接着又要长途强行军,这对于全体指战员来说是一次严格锻炼。而对于已经五十五岁的曾昭林老红军来说更是一次十分严峻的考验。但这位老红军依然拿出当年万里长征的劲头,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坚决拒绝乘车先行,硬是徒步走完全程。当我们看到他头上戴的黄呢子棉帽被汗水湿透,冒着热气,仍精神抖擞地率领部队大踏步前进时,大家对这位老红军的坚强意志无不由衷敬佩。
曾昭林老首长率领部队,像当年红军万里长征那样跋涉在长途野营拉练的路上,矢志不渝地把红军长征精神发扬光大,从而鼓舞了士气,激发了热情,同时也给我的军旅生涯留下了深刻的红色烙印。
我近距离接触的三位老红军,他们一辈子本色不变,传统不丢,初心使命不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把红军时代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代。这是传家法宝,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永远感恩先辈们的付出和无私奉献,当好红色传人。确保红色血脉永不褪色,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作者简介:孙茂杰,山东烟台市人,1943年12月生,1961年8月入伍,1964年7月入党。1988年8月授大校军衔。在内长山要塞区历任战士、班长、排长、作训参谋、作训科长; 在国防大学历任合同战役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员队队长、基本系副主任。
作者简介:孙钧,孙茂杰之女。1991年12月入伍,第三军医大学毕业后至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工作。
壹点号海岛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