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在“庆祝建党百年·巡礼健康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烟台专场现场,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葵阳介绍,为积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服务条件,完善服务功能,突出服务特色,201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为基层发展开出“靶向处方”,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靶向”举措,全市基层卫生服务供给质量和标准显著提升。
为优化基层服务体系,烟台市加大资金投入。张葵阳介绍,为提升基层硬件水平,烟台市累计投入1.18亿元,对基层机构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改造更新。2020年,全市152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创建一级甲等卫生院29处,新建及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12个,18个卫生室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
着力筑牢村级服务网底。从2020年起,市县财政对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每年给予2万元运行经费、对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每处一次性补助4万元,2020年4130万元运行经费全部拨付到位;新建198处村卫生室的792万元建设补助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烟台市积极落实重点人群年人均130元的筹资标准(医保基金和财政补助分别承担60元、25元),2017年以来,医保基金、财政分别拨付经费4124万元、1718万元。四是以评审评价为抓手,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筹措资金3240万元,推动98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和基本标准,其中40处达到甲等卫生院标准,建成13处社区医院、56个基层特色科室。2020年全市组建服务团队1925个,全部贫困人口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应访尽访。
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看病贵”问题。落实贫困人口门诊“两免两减半”、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2020年,烟台累计为19341人次减免费用200余万元。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实现卫生室或服务点设置全覆盖,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实现村卫生室医疗服务2.5公里服务全覆盖,贫困群众大部分疾病能在县域内得到及时救治。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晨 报道)